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5(2/2)

快到年底的时候,我辞职了,通过新的人脉,又拿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薪资翻了一番;促成我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年底公司组织旅游,老板大方,可以带家属,但费用自理;于是公司有个小伙儿把自己的男朋友带过去了,当然也没有明目张胆的承认,就是说带了个朋友,可是经不住公司几个小姑娘们又八又激动啊,一个劲儿的开他们俩的玩笑,而那两人也就默默微笑没有全反驳;结果回到公司一个星期后,老板特意开了个公司大会,声明,以后公司组织活动,员工只能带准男女朋友、准夫妻……那时我想到了胡斐曾经说过的话:没见识没人脉没能力,此人难成大,所以一念之下,另谋他就了。

说实话,这是一次糟心的“旅游”,本以为去捐捐钱,看看风景,慈善,可是回来的路上,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那些地方的老百姓真的缺钱吗?那些地方只是教育缺钱罢了;想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过年过节请老师吃饭都排不上队,平时里就是请到了,都还

这里有一件事我认为得重讲一讲,就是国庆的时候,邹志泽参加了个什么公益组织,带我一块儿考察下乡问去了,一帮十来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自己钱,带着年青的憧憬和理想,趁着节假日,即公益又自驾游,一举两得。

有了起,我也开始在这个城市认识了一些人,慢慢的算是站住了些脚

去的那个地方也不知是谁找的,虽然山风光一派自然景,村里也有大房大院参差林立,但给人觉就是穷,质不算太匮乏,人的神生活却很贫瘠;稍微年轻一的都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最关键的是,孩们的学校那叫一个寒碜,快跟村里的老戏台一个岁数了,去之后,总觉得风一,梁上扑簌簌往下掉土,随时都有塌了的可能;接待我们的是这里唯一的一位老教师,语文、数学、自然、术、育都是他一个人教,还兼职校长;老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烈的迎;当时有同行的年轻人提,以公益社团的名义可以资助几个学生,老人再次表示谢的同时,叹了气,说,村里娃们的家,其实也没几个真正贫困的,父母们一年到在外打工,少的也能拿个两三万回来,关键是孩们很多都没什么念书的想法,有些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上完,就去打工了;大分人认为即便是努力上了大学,销很大不说,来一样给人打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同一时期,几米也辞职了,因为他男人的公司已经走上正规,不需要他再担心赚钱养家的事,所以决定去“修”一番,自己兴趣内的事,然后我又一次提起了去考夜大的念,不过最后证明,其实我还真不是读书的料。

当我们坐着车离开了以后,我才知,这个老教师已经有快10年没领过工资了,主要是地方上忙于各殿堂庙宇建设,唯一没有建设教育罢了。

想想这一年,貌似也没什么大事发生,我与邹志泽情稳定,“婚后”生活依旧平淡而幸福,年中的时候,还考虑了要不要买个房

这一路,大家走走停停跑了三个村庄,都是除了教育其他都不算贫穷的村庄,回来的路上,一开始我们还气愤、烈的讨论、批判、骂政#府和别人爹娘,可是没多久后,大家渐渐都沉默下来,一直到回了我们熟悉的城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