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奋勇冲杀的叛军顿时大,支撑他们血战至此的信念便是扶保晋王登基、完成太宗皇帝遗愿,如果晋王
死,那就算他们攻
武德殿废黜李承乾又有什么用
?
被李承乾斩首可以,甚至抄家灭门也认了,但唯独“导致晋王死”这个罪名万万不能落在他
上!他与李二陛下并肩作战多年,一同推翻李承乾、李元吉的迫害,开创贞观一朝,君臣恩德、战友情谊,可传诸于后世成为一段佳话。
几个亲兵上前将李治的嘴堵上,李治兀自离岸的鱼儿一般奋力挣扎,嘴里“呜呜”有声,他愤怒、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本章完)
一切的拼搏已经没有了意义。
他倒是很能理解李治此刻的愤怒,虽然心底一直对皇位有所觊觎,但是当太宗皇帝忽然驾崩、李承乾临危即位已经造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李治一度已经认命,即便他明知李承乾即位之后极有可能要剪除他这个对皇位有威胁的弟弟,却也无可奈何。
若是担负了那样的罪名,他纵然一死,去九泉之下如何向太宗皇帝待?
可以想见如果晋王果真阵亡,那么他尉迟恭将要面临的是何等悲惨的命运!有李治在,那么即便兵败承担罪责的第一责任人必然是李治,以尉迟恭这么多年的功勋,未必就能落得一个极端下场;可若是晋王阵亡,那么所有的责任都将有尉迟恭一人担起,蛊惑亲王谋逆、支持亲王造反、致使晋王阵亡军之中、惑
整个关中、祸延河东山东江南……
这时候后边又传来叫喊——
“大局已定,尉迟恭速速放下武,勿要负隅顽抗!”
“萧瑀、崔信已经率领山东私军投降,正被押解城接受卫公看
!”
咬着牙、红着,兀自挥舞
槊向前冲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万死难恕其罪也!
尉迟恭也是心中一颤,失神之下被一个校尉冷不丁一矛自撩起的裙甲下摆刺中大,疼得他大叫一声,挥舞
槊将那得手之后不及撤退的校尉打落
下,大声
:“大家听好,此必
贼胡说八
,意在惑
我军心,勿要信以为真,随我向前,直取武德殿!”
于萧瑀、崔信之,啖其
、饮其血,使之人神共弃、不得好死。
喊声响彻武德门与武德殿之间空旷的广场上,叛军彻底慌,即便尉迟恭连连怒声呵斥,却也难以震慑混
、稳定军心。晋王死活,其实对于候卫将士并不是那么直观,他们都是跟随尉迟恭多年的老
下,
中只有军令、唯命是从,尉迟恭让他们
什么那就
什么,晋王死活、皇位谁属,他们还不能清晰认知,但萧瑀、崔信投降,后果便是他们这支突
至武德殿咫尺之遥的军队已经成为一支孤军。
言罢转过,下令
:“派
一队人向尉迟恭大喊‘晋王已死’,
起军心!”
他不是不信晋王已死,而是不敢信!
即便攻陷武德殿又能如何?
正是萧瑀等人给予晋王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勇气,让他在绝望之中见到一抹火光,然后如同飞蛾一般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却最终粉碎骨、化为灰烬……
疯了一样的尉迟恭浑然不后的震天叫嚷,鼓足勇力面对太
左卫率的阵地猛冲猛打,太
左卫率固然
锐,但是胜局已定的情况下面对不要命的尉迟恭,自然被打得狼狈至极、节节败退。
房俊策骑上前,伸手拍了拍李治的肩
,温言劝
:“何必呢?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既然不顾一切发动兵变,那自然就得
好承担失败后果的准备,多想一想如何才能让陛下饶你一名吧,我可不想因为亲手将你擒获结果导致你
死从而被长乐、
、兕
她们几个迁怒。”
“喏!”
尉迟恭持槊仰天,喟然长叹,时不我与,如之奈何……
房俊摆了摆手:“堵住晋王殿下的嘴!”
再加上李宗战败被俘,
城之时浩浩
遮天蔽日的十余万大军,现在仅剩下他们这几千人……
百十人的吼声汇聚一形成
大的声浪,在风雨之中远远传开,远近皆闻。
这样的背叛,自然令人切齿痛恨。
有校尉得令,上组织一群平素嗓门大的兵卒,上前围着正奋力向武德殿冲杀的尉迟恭
后,扯着嗓
大吼:“晋王已死!汝等速速投降!”
不是他尉迟恭愿不愿意担的问题,而是他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