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重讲学,定儒家
统,而孟
则注重宣扬仁义善,重治国安
,所以你们理解和,这两条原则很重要,接下来讲尧曰篇……”
朱浩站在讲台上,真的像个先生一般。
“好了,你们继续学吧,老夫还有旁的事,就不奉陪了。”
朱三:“当然是不放心小四的学业,怕我带他来只是为了玩,特地来看看,别大惊小怪……朱浩,你刚才讲的跟之前又不太一样,是不是看到我四弟在,故意讲
一些,之前对我们还有保留呢?”
“嘿嘿。”朱三只顾着笑。
说得不好,那就是质疑圣人言论。
朱浩正要过去行礼,袁宗皋笑着摆摆手:“朱浩,你讲得很好,继续讲,老夫在旁边听听便是。”
……
之前朱浩并不知袁宗皋在,讲什么都无所顾虑,可以任意评价儒家经典,甚至让几个学生展开遐想和讨论,以辩证角度学习。
今天朱四无所事事过来蹭课是假,充当诱饵为真,袁宗皋这个钓鱼人坠在后面偷听朱浩讲课,验证一下朱三所讲是不是真的。
朱浩停下讲学,示意大家自由活动,现在等于是课间休息时间。
一向心气傲的京泓目不转睛地看着朱浩,认真听讲,朱三则耷拉着脑袋,跟陆炳一样没多少学习
情,不时捂嘴打呵欠。
朱四则惊讶于朱浩学识的渊博,全神贯注倾听,小脑袋瓜不时,一副恍悟的模样。
但袁宗皋在,有些话就不方便说了。
之前你表现的
平,已令我
山仰止,现在倒好,更
一层
朱三正要炫耀,突然门闪
一个
影,当即惊讶地看了过去,却是王府长史袁宗皋,立即噤若寒蝉,不敢妄加评论。
要么怎说老猾呢?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这里是说要建立一行之有效的制度,不
是度量衡,还是法律法规,抑或是官员任免的制度,都是为了有法度可依,否则人们便会‘无所措手足’;只有在制度之下,社会才有秩序可言,才能实现‘四方之政行焉’……”
袁宗皋一走,朱三和朱四如释重负。
朱浩正:“学习之事,从来都是由浅
,走路还没学会呢,就想学会跑步乃至飞翔,那是舍本逐末……以后科举涉及的便是儒家这几
经典,得反复学习揣
,当然要一遍比一遍更加
才是。”
朱浩讲完一段, 朱四实在忍不住了,看向朱三小声嘀咕:“三哥,怪不得你在父王面前能对答如, 朱浩讲的, 我一遍就听懂了。”
……
朱浩把最后一篇尧曰篇剩下内容讲完,相对中规中矩一些,但观袁宗皋满脸笑容,心情似乎很不错。
“袁先生来听朱先生讲学,真有意思。”
朱三嬉笑着说。
袁宗皋未予置评,转走了。
好家伙,你这是炫耀么?
京泓听了心中别提多震撼了。
京泓王府选
时,接受过袁宗皋考
,从父亲那知
袁宗皋才学渊博以及在王府崇
的地位,赶
问
:“袁长史今日为何来此?”
原来袁宗皋早来了,躲在门后偷听呢。
他想知,唐寅栽培
来的弟
,真的七岁就能讲学?
“……不懂得天命,就没有可能成为君,不懂得礼,就没有办法宣
世,不知
分辨别人的言语,便不能了解别人……向君
提
立
事的三
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表明对于塑造
有理想人格的君
有
度期待,希望有合格的君
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连京泓也同样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朱浩。